蠕動泵的選用需綜合考慮多個維度,包括流量需求、介質特性、工作環境、精度要求等。以下是基于行業實踐與技術要點的詳細選型規則:
一、明確需求參數
1. 流量與精度:流量大小是首要指標,由軟管內徑和驅動器轉速共同決定。精度要求(如±1%或更高)需匹配驅動器的轉速控制能力。
2. 通道數量:多通道場景需選擇多頭泵,常用于化工、醫療等多液體同步輸送場景。
3. 介質特性:需評估介質的腐蝕性(如強酸/堿)、黏度、磨蝕性及是否含固體顆粒。例如,腐蝕性介質需選用氟橡膠軟管,高黏度流體需厚壁管以維持壓力。
4. 壓力與吸程:常規蠕動泵壓力上限為0.3MPa,吸程受軟管塌陷限制。高揚程場景需選擇大壁厚軟管或多滾輪設計。
5. 環境要求:防護等級(IP等級)、工作溫度及衛生標準(如食品、醫療行業的無菌需求)需匹配驅動器與泵頭的材質和結構。
二、泵頭選型要點
1. 流量適配:泵頭流量取決于適配軟管的內徑,內徑越大流量越高。
2. 滾輪數量與脈動控制:滾輪數量越多,流體脈動越小。對脈動敏感的場景(如精密灌裝)需選擇多滾輪泵頭或加裝脈沖抑制器。
3. 材質選擇:泵頭材質需與介質兼容。例如:
- 硅膠:適用于非腐蝕性介質,柔韌性好;
- 氟橡膠:耐強酸強堿,但硬度較高;
- TPV(熱塑性硫化物):兼具彈性與耐化學性,適合通用場景。
三、軟管選型策略
1. 內徑與流量:內徑與流量成正比,大流量選大內徑管,高精度場景選小內徑管。
2. 壁厚與壓力:壁厚越大,承壓能力越強。高黏度流體需厚壁管以防止變形。
3. 壽命與維護:長期使用需定期檢查軟管磨損情況,及時更換以避免破裂風險。
四、驅動器匹配規則
1. 轉速與調速范圍:轉速決定流量,需匹配流量需求。高精度場景需選用步進電機或閉環控制系統。
2. 防護與環境適應性:潮濕、粉塵環境需選擇高IP等級驅動器;腐蝕性環境需不銹鋼或耐腐蝕材質外殼。
3. 功能擴展:分配型驅動器支持多段流量編程與液量分配,適合復雜工藝;流量型驅動器需具備流量校準功能。
五、特殊場景優化
1. 高衛生標準:醫療、食品行業優先選擇可高溫消毒或一次性軟管的泵型,且泵頭結構需易拆卸清潔。
2. 低脈動需求:通過增加滾輪數量或加裝氣壓式脈沖抑制器平滑流量。
3. 干運轉能力:蠕動泵可短時間空轉,適合間歇性輸送或含氣介質場景。
六、成本與維護考量
1. 初期投資:高精度、多滾輪泵頭成本較高,但長期運行穩定性更優。
2. 維護成本:軟管是主要耗材,需選擇耐磨材質(如氟橡膠)以延長更換周期。微型泵可優先考慮低維護設計(如無閥結構)。